《公众舆论》——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
2020-02-11 12:43:36
  • 0
  • 0
  • 0

来源:楞个想-头条号

乍看上去,凡是存在公共生活的地方,"舆论"这个概念可谓众所周知,关键是,它还显得不言而喻。之所以如此,最简单的原因大概只有这样猜测了:因为人人都和它有关,至少是可能和它有关。所以,自从它走出欧洲启蒙运动作家们的书斋以后,便自然而然地成了一个大众化的日用概念,到如今,即使是个文盲,也无需先记住定义就能大体上知道它指的是一种什么现象,而定义恐怕反倒会把他绕得糊涂起来——且不管有没有能让人人都不糊涂的定义。

不过真要细究起来,事情就远-是那么简单了。只要从"什么是舆论"这个起点继续前进,那么立刻就会面临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说,舆论是固有的吗?如果不是,它又是从哪儿来的和怎么形成的呢?它能承载或者不能承载什么样的功能?它能达到或者不能达到什么样的强度?它能造成或者不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幸好,舆论不能没有主体,这使我们可以在一个比较明确的范畴内去审视舆论,虽然同样不简单,可至少不会漫无边际。毋庸赘言,"舆论"的主体就是"公众",换句话说,舆论总是公众的舆论。这样一来,我们就碰到了另外一些问题,而且同样难以回避:谁是公众?什么样的公众?至关重要的是,"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的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公众舆论?它是不是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是独立的力量?

显然,梳理这些头绪是个非常复杂但也非常引人入胜的过程。这大概就是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所在。其实回过头来看看,无论从词源学意义上还是从它本身的性质而言,舆论都不过是一些意见。公众舆论自然就是公众的意见或者大家的意见。总的来说,意见有它的基本特征和流通表达的逻辑,首先,意见不是知识,更不是对知识的系统认知,尽管它可能会以某种程度的知识或信息为前提;其次,意见只是意见的主体对客体作出的反应,而不是对客体的本相的认知,当然更不是对客体本相的系统认知,尽管它必定会以某个客体为反应对象。这种决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特征和逻辑,既是舆论的魅力所在,也是它常常令人困惑的地方,因为任何舆论在展示着力量和宣泄激情的同时,也会包含着某些成见、偏见、定见、歧见或者门户之见,即使一个汹涌的舆论大潮也难以例外。不过亳无疑问的是,在近代以来的社会中,公众舆论主要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可以说只出现过两个源头,即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舆论制造与灌输系统,尽管它们都会产生一个复杂程度不相上下的舆论过程,但是结果却大不一样。

作为一部经典性的著作,《公众舆论》第一次给了公众舆论一个全景式的生动观照,可以让我们细细地体会到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在与外在机理。此书自1922年问世以来,在几十年中巳经被儿十种文字陆陆续续地重印,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论域中的经典性地位,而作者直到1974年去世也没有对它作过任何修订增补,尽管书中所使用的实证资料仅仅截止到成书之前。由此也不难看出,纵使时移境迁,物是而人非,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则断不会过时。值得顺便说说的是,虽然这部上个世纪的原作一直拖到又一个世纪才有了第一个中译本,但毕竟还是有了,总算没有留下一个彻底的遗憾。

由于国内读者对沃尔特'李普曼已经相当熟悉,对他的生平介绍就无需译者多言了,不妨摘录《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词条以作备考,尚祈读者原谅这种取巧之道:"WalterLippmann(1889—1974),美囯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直越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他的专栏评论曰益流行,最后被不止250家美国报纸和大约25家外囯报纸同时刊用。……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公众舆论》。"

简介:本书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自1922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其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它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卓越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他的专栏评论日益流行,最后被不止205家美国报纸和大约25家外国报纸同时刊用。他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公众舆论》。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