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分析到底是啥?
2019-07-09 11:26:26
  • 0
  • 0
  • 0

来源:量化研究方法

摘 要:社会网络分析法是综合运用图论、数学模型来研究行动者与行动者、行动者与其所处社会网络、以及一个社会网络与另一社会网络之间关系的一种结构分析方法。社会网络理论得到迅速发展得益于许多奠基者的贡献,较有影响的有格兰诺维特的弱连带理论、镶嵌问题,伯特的结构洞理论;应用社会网络分析要遵循一定的程序;社会网络分析在国内外各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词: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分析;镶嵌;结构洞;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有着渊远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心理学、人类学和数学等几个不同的学科为其提供了理论背景,使得社会网络分析逐渐具备了Freeman描述的的4个特征:(1)结构性;(2)系统的关系数据;(3)图形或社群图、图论;(4)数学或计算模型。社会网络以其独特的分析视角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科的青睐,并得以迅速发展。

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

社会网络分析是综合运用图论、数学模型来研究行动者与行动者、行动者与其所处社会网络、以及一个社会网络与另一社会网络之间关系的一种结构分析方法。在这个定义中的“行动者”,或称“节点”,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一个群体、一个组织,甚至是一个国家,这些行动者及其间的关系就构成了社会网络(Socia Network)。

(一)社会网络理论的奠基者

梅奥的霍桑实验发现的非正式组织是最早采用社会群图对企业组织进行的社会网络研究。英格兰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Radcliffe Brown)在1940年曾使用“社会关系网络”(network of social relations)一词来描绘社会结构。布朗的网络概念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网络分析是有所不同的,他用网络概念说明社会结构只是一种形象地比喻。在分析社会的网络结构上做出重要贡献的是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Simmel Georg,1955),他研究了群体中的个体行为,认为不同的网络影响人的行为。齐美尔是“形式社会学”的主要推动者,形式社会学是社会计量学的直接来源之一,而社会计量学又是社会网络分析的主要技术基础之一。最早运用“社会网络”概念的学者是曼彻斯特大学的Barnes(1954)。他在挪威的一个渔村中考察了以友谊、亲属及邻居为基础所形成的非正式、私人性社会网络。此后,许多学者对社会网络分析加以发展,如“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库尔特·勒温(Kurt Zadek Lewin)、雅各布·莫雷诺(Jacob Levy Moreno)发展了社会计量学;卡特赖特(Cartwright)、哈拉里(Harary)则发展了莫雷诺的社群图;曼彻斯特学派的博特(E.Bott)提出了第一个密度指标—结(knit)来测量网络结构、米切尔(C.Mitchell)提出并区分了整体网络和自我中心网络概念;新哈佛学派的弗里曼(C.Freman)创办了社会网络分析的主要学术杂志《社会结构学刊》(Journal of Social Structure)、怀特(H.C.White)发展了集合论和多维尺度;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的“弱连带优势(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和“镶嵌问题”(embeddedness);芝加哥学派的罗纳德·伯特(Ronald Burt)提出了“结构洞理论”(structural holes)等。社会网络分析奠基者的影响如图1所示。在这些理论中,格兰诺维特和伯特比较有代表性。

(二)格兰诺维特的弱连带优势和“镶嵌问题”

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是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最主要推动者,新经济社会学派的主要倡导者,该学派试图将社会结构分析、人的非理性分析因素,如信任、情感等带入经济分析之中,开启了社会分析与以自利动机、理性选择为前提的经济分析之间的对话。他在社会网络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其“弱连带优势(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1973)和“镶嵌问题”(embeddedness)(1985)。

1. 弱连带优势

格兰诺维特首次提出了人际连带强度的概念,并用四个因素加以测量:认识时间的长短、互动的频率、亲密性和互惠性服务内容。根据这四个因素,格兰诺维特将人际连带强度划分为强连带、弱连带和无连带。

与强连带相比,弱连带有更好的信息传播效果。如A与B、A与C均为强连带,基于好朋友频繁互动,所以B和C有很高的机会因为A的中介而认识。A同时传了一个信息给B和C;B接到A的信息后,可能又转传给C;而C接到A的信息后,也可能又传给B,所以B和C之间的信息通路是重复的。强连带很多的一个关系网中,重复的通路也往往很多,而弱连带则不太会有此浪费。罗纳德·伯特称其为“冗余”。在此基础上,格兰诺维特又进一步指出两个团体间的“桥”(bridge)一定是弱连带。桥在信息扩散上极有价值,因为它是两个团体间信息通畅的关键。

在格兰诺维特看来,强连带是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而弱连带则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因为群体内部相似性较高的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经常是相同的,所以通过强连带获得的信息往往重复性很高;而弱连带是在群体之间发生的,由于弱连带的分布范围较广,它比强连带更能充当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桥梁,可以将其他群体的重要信息带给不属于这些群体的某个个体。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弱连带可以创造例外的社会流动机会,如工作变动。

弱连带可以进行团体间关系的讨论,也可以分析难以用初级团体界定的社会结构的问题。弱连带力量的提出和经验发现对欧美学界的社会网络分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 镶嵌问题

镶嵌的观点长期以来一直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政治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主流观点。镶嵌一词最早由“实质论学派”的波兰尼(Karl Polanyi,1957)提出,波兰尼的“镶嵌”意在表明经济与政治、宗教之间的互相嵌入关系,强调经济行动是一个制度化的社会过程,是社会的生机之源。

简单地说,格兰诺维特的镶嵌观点就是经济行动是在社会网内的互动过程中做出决定的。但要掌握镶嵌观点的精义,则必须从两个角度去观察:一是它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对话;二是它的方法论的个性,可以上承大型理论的社会网理论,下开可检证的因果推论模型(马克·格兰诺维特著,罗家德译,2007)。格兰诺维特认为,大多数的行为都紧密地镶嵌在社会网之中;人际互动产生的信任是组织从事交易必要的基础,也是决定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

(三)伯特的结构洞理论

1. 结构洞的概念及测量指标

199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和战略学教授罗纳德·伯特(Ronald Burt)结合奥地利学派和格兰诺维特的弱连带理论提出了“结构洞理论”(structural holes theory)。所谓结构洞,是指两个关系人之间的非重复关系。结构洞的两个关系人向网络贡献的利益是可累加的,而非重叠的。测量结构洞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凝聚力,另一个是结构等位。如果两个关系人之间是强连带,他们就是重复的关系人,就是缺乏结构洞,就会出现凝聚力冗余。

2. 结构洞的特征

伯特的结构洞理论首先从利润的公式入手:利润=投资X回报率,提出回报率是竞争场域的关键。每个玩家都有一个由该场域组成的网络。而网络的性质及其关系人在场域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规定了玩家获得更高投资回报率的机会。机会因为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两种网络利益而带来更大的回报。结构洞理论有四个标志性特征:(1)竞争是一个关系问题,并非玩家自身之间的竞争。(2)竞争是一种突现的关系,是不可见的。(3)竞争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4)不完全竞争是一个自由问题,而不仅仅是权力问题。

伯特认为,在社会网络中,某些个体之间存在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来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这就是结构洞。而将无直接联系的两者连接起来的第三者拥有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因此,组织和社会中的个人都要争取占据结构洞中的第三者位置。

社会网络分析法

(一)社会网络分析的程序

社会网络分析在借鉴、吸收了心理学、人类学,特别是数学的相关成果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分析特色。社会网络分析有两种类型:一个是个体网络或称自我中心网络(ego network analysis);一个是整体社会网络(complete network analysis)。个体网络分析是对一个特定个体所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个体网络分析的连带数量没有限制,可以是组织内的,也可以是组织外的。一般采用传统的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收集受访者与其他人联系、以及其他人之间联系的关系数据。个体网络分析可以评估一个个体所处网络的性质,如网络规模大小和多样性等。整体社会网络分析对分析对象限定一个范围,试图搜集整个网络中的关系数据。社会网络分析包括三个基本的分析单位:对关系分析的对偶层次;对行动者分析的一元层次;对群体分析的网络层次。一般来说,进行社会网络分析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界定分析层次;(2)界定网络中的关系;(3)收集网络数据;(4)对关系进行测量;(5)数据分析;(6)提供分析结果。

(二)社会网络结构位置的测量

社会网络分析中一个重要概念是社会网络结构位置,一般用网络中心性(Network Centrality)来测量。个体网络中心性常被用来检测行动者取得资源、控制资源可能性之结构属性。Freeman(1979)指出代表网络中心性的三种形式:一是程度中心性;二是中介中心性;三是接近中心性。

1. 程度中心性。程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是用来测量群体中核心人物、权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拥有程度中心性高的人,在一个群体中就是核心人物,也拥有很大的权力,其他人对其依赖性就大。

2. 中介中心性。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或称中间中心性,是指一个节点占据了其他两个节点之间的中间位置,若没有这个节点,其他两个节点就没法进行联系。这个节点所占据的位置一般称为“桥”,罗纳德·伯特称之为结构洞。一个节点的中介中心性越低,对该节点来说越有利。

3. 接近中心性。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或称亲近中心性,是用距离来计算一个节点的中心性程度,是一个节点与其所处网络中的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之和。与其他节点的路径越短,距离越近,其接近中心性越高,越是网络中的重要人物;反之,接近中心性的值越大,其离网络中心越远,其所获得的信息、资源、权力、影响力也越小。

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发展,使得社会网络分析从其社会学的兴起迅速扩展到其他领域,如管理学(Borgatti&Cross,2003;Cross,Parker,Prusak&Borgatti,2001;Sparrowe,Liden,Wayne&Kraimer,2001;Tichy,Tushman&Fombrun,1979);人类学(Avenarius,2002;Goodreau,Goicochea&Sanchez,2005;Hage&Harary;Johnson,1994;Sanjek,1974);政治学(Bae&Choi,2000;Brandes,Raab&Wagner,2001;Kinsell,2004;Koke,1990;March1955);心理学(Callan,1993;Gottlieb 1981;Koehly&Shivy,1998;Rapoport1963;Seidman,1985;Toshio&Cook,1993)等。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主题及主要研究者如表1所示。

表1 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主题及主要研究者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作为一种社会结构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至今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但在国内却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国内最早使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是黄希庭、时勘(1984)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进行的心理学研究。其后,相关学者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各种不同的群体展开了研究。肖冬平(2011)以社会网络、新经济社会学、创新网络、组织关系、知识管理等理论为指导,将知识网络结构特征、合作伙伴关系、知识创新三者相结合,从网络密度、节点中心性、网络中心度、聚集系数、派系或群落、结构洞等方面对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结构特征对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质量的影响,以及二者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代吉林、李新春、张书军(2003)提出了一个集群企业网络、知识获取、组织学习、模仿创新与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了检验。任义科、杜海峰、陈盈晖(2011)利用深圳市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讨论网络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结构,以及综合三种层次结构的复杂网络模型,探讨了农民工社会关系的深层次结构特点、农民工的社会融合问题。

总体来看,国内在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方面,与前几年的一味理论介绍上,出现了一些新成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但质量不高,存在着重复西方研究、复制西方研究的移植型研究现象。

参考文献 | 略

文章来源 |《管理学家(学术版)》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