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互联网时代,永远别回避质疑
2020-07-02 11:42:16
  • 0
  • 0
  • 0

来源: 童行学院   原创 郝景芳

本文看点:面对质疑,我们是怎么做的呢?请听景芳聊聊,童行的课程设置那些事,以及,我们想要传达给孩子的,是怎么样的思维方式。

前几天遇到一件小事,解决的过程让我蛮有感触,今天就来跟所有老朋友聊聊这件事。

事情的始末是这样的:有一天早上,好几个人都给我们发来了网上的一篇文章,其中有对于童行学院课程的质疑,问我们怎么看。我仔细看了一下,文中质疑的是《时空之旅》的第一节课,课程中有一个小游戏环节,模拟了四个氢原子聚变成为氦原子的过程。这篇文章提出:真正的核聚变过程不是这样的,比这个过程要复杂很多,这样的简化是一种错误。

团队问我要如何回应,我仔细想了一会儿——

实际上,这篇文章的质疑是对的,核聚变的过程确实不能描述为四个氢原子小球直接撞在一起。核聚变要是这么简单,那人类早就研发出可控核聚变了。现在人类尝试用磁约束、激光约束,再加高温高压,仍然没办法点燃可控核聚变,从我上小学时就听说可控核聚变要五十年后实现,上大学听说还要五十年,到现在可能仍然要五十年。

核聚变确实没这么简单。但是,让我犹豫的核心不在于如何展现核聚变的实际过程,而在于,我们给孩子讲知识,究竟应该简化到什么程度?

还记得我当初看《给孩子的量子物理》,就是那本因为扎克伯格的自拍而爆红的绘本,第一页就是一个原子核在中央,旁边一个电子,像行星绕着太阳转一样绕着原子核转。这个模型也是中学课本上的常见模型。可是学过大学物理的人都知道,电子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没有确定的行星轨道,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和位置,只能用电子云波函数描述出现几率。当时我就曾质疑,认为《给孩子的量子物理》的简化是一种错误。

给孩子讲知识,很多时候需要简化,但这就会失去准确性。

想要简单易懂,就不够复杂真实。若真实展示,又几乎很难理解。

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坚持简化示意,还是选择复杂的准确?如果把复杂的原子过程讲出来,孩子能懂吗?要不要先讲更基础的物理概念?但是孩子这么小,要学这么深的概念吗?为什么要学这些知识?我们当初选择简化呈现,也是希望降低理解的门槛。

这是一个需要抉择的时刻:怎么办?要不要回应网上的质疑?

想到这一步,我又往回退了一步,回到做课的初衷:我们到底为什么给孩子讲核聚变?是为了学核聚变吗?

其实不是的。

真正的思路是这样的:这节课要探究太阳是怎么来的。我们不想直接宣讲:太阳诞生于分子云。这样的灌输只是增加一个知识点,但不能增加孩子理解“为什么”。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一步一步深入分析,从一样事物的表面性质,研究到原理机制,再寻找这种机制的条件和由来。

因此,整个的逻辑链条应该是这样的:太阳的特点是什么?发光发热——太阳为什么能发光发热?核聚变——太阳的核聚变如何点燃?引力——哪儿有这么大的引力?分子云。

这种情况下,“分子云”是一个推导的结果,而不是一个记忆的知识。这里面重要的是“性质what——原理why——机制how——来源where”这样一个逻辑链条和推导过程,而并不只是“核聚变”或者“分子云”这样的名词概念。重要的是让孩子有意识去寻找原理、机制,有意识去进行推理,有意识去问what、why、how。

只有这样的思考过程,才是孩子未来长期有帮助的工具。

一个成年人,也需要运用这样的思维工具,听到一个新事物,先去寻找原理和机制,再去寻找由来和起因,最后从整个逻辑链条推出关键结果。

例如:思考“私域流量”这个时髦概念。

性质:私域流量的性质是什么?选择性和粘性——原理:私域流量为什么能有选择性和粘性?对自媒体内容的认同感——机制:对自媒体的认同感如何产生?从内容中的价值观产生——来源:价值观从何而来?从内容提供者自身的知识经验中得来。由此就可以推出:对私域流量而言,意见领袖的价值观特质是重要的,运营玩法是次要的,花钱买量基本上是无效的。

世上的事不外乎如此。What——why——how——where。不断去问这几个w,也就能摸得清绝大部分事情的运行原理。

如果说我们想给孩子讲科学,这一套思维链条才是我们想讲的啊。

理清楚这样的课程出发点,我们迅速明确了修改的方向:对于很难讲透彻的核聚变过程,变成相对比较简略的知识点,对于小孩更容易领会的引力过程,展开更详细过程进行探索。更重要的是,重点放在思考过程的逻辑链本身。

我们迅速讨论了一下这一课的优化方案:更改小游戏,修改剧情,突出逻辑推理过程,减少对复杂知识本身的强调。

如果说我们的教育有目标,就是希望培养这种跨越于专业知识之上的普遍理性。这一次修改迭代,能让我们向这个目标更进一步。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重做这节课。早在五月,我们就对这一课的讲解和游戏方案做过一次重修,把无关的对话减少,增加问题引导的启发性和趣味性,剧本几乎重写。如果有五月之前之后都看过第一节课的朋友,应该能看出差别。

即使不是有他人指出问题,我们自己也在不断打磨迭代课程。

就在这次面对质疑之前,最近我正好有一次要求课程创作组重修修改课程,当时曾经给创作组做过一次培训。今天可以简单分享一些当时培训时的要求。

我最近对创造组的要求变严格了,也有很多不够满意的地方。对于新创作的课程,总要审校几轮才能通过,对一些已经上线的课程,如果发现孩子的接受度不高、知识难以理解、体现不出探究思路,我也会要求重写课程、重做课程。

这一次修改第一课的游戏,估计会在未来2-3周之内完成。

为什么不能更快地完成呢?这涉及到我们的课程是如何产出的。之前我给社群的朋友们分享过我们一堂课幕后的诞生过程。从教研到成品最少要6周时间。因此每一堂课的修改,也需要至少3-6周时间,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包容。

但即使有这些不容易,我们仍然会改善课程,力争向更清楚的课程思路、更丰富的课程体验、更有启发性的思维引导、更让孩子喜欢的游戏过程努力。一节课的调整迭代哪怕不是花3周,而是花30周,也是值得去修改迭代的。

这是互联网产品必要的属性和独特的优势。

以往的学校课堂,一节课只会面对几十个学生,一学期讲一次就过去了,并不会了解到成千上万的孩子上课之后的反应:能不能听懂、是否感兴趣、学完有没有收获、课后会不会思考。一年只讲一两次,也缺少进一步改善迭代的机会。因此,一位优秀老师往往需要多年成长,才能让课堂进化。

互联网上,Mooc或知识付费,能够给成千上万学生提供服务,但是课程一次性制作,并不会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数据,反复磨课调整。

但是真正的互联网产品可以克服以上局限,面向广大学生,观察数据,调整迭代。童行的《时空之旅》课程上线以来,已经有超过5万学生体验过课程,年卡/永久卡的正式报名学生也达到12000人,这样多的学生在每节课的每个环节都留下了学习数据,而我们每节课都会监测学习数据,以便调整修改打磨迭代课程。

互联网让我们把磨课进化的时间,从几年缩短到几周。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花时间改课、磨课、精修、进化,这是我们的兴趣所在,也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感谢所有的反馈和质疑。每一点批评都是课程改进的参照。互联网产品的属性也会让每一堂课公开让所有人看见,每一个人的意见建议都会帮我们进化提升。教育终于不再是私塾里的闭门产物了,而是面向全天下所有孩子的透明产品。我们诚惶诚恐,也愿意让自己处于瞩目之下。能经得起质疑,才能对孩子负责。

互联网让很多事情悄然发生变化,从封闭到开放,从权威到平等。每一个人,都需要在互联网时代调整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用更加坦诚和透明的态度面对他人。因为坦诚和透明,就是互联网的核心特征。

感谢所有给童行学院课程提出意见建议的朋友,感谢这一路走来支持童行学院的朋友。是你们让我们变得更好,我们一起让孩子更好。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